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保卫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撒向学生全是爱—记宿舍管理员张传芸

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保卫处(保卫部) 阅读次数: 【字体:

如果你走进武昌首义学院学生公寓南区十一栋,那么你会被同学们的那一声声“阿姨好”所感染,这个阿姨是谁呢?她就是武昌首义学院的宿舍管理员张传芸。提起张传芸,大家对她“爱工作、爱管事、爱训人、爱学生、爱激励”的故事津津乐道,人称“五爱阿姨”。

一、爱工作、敬业情。

张传芸从事宿管工作已有十一个春秋了,在南区十一栋、西区七栋以及嘉鱼校区都工作过,尤其是在南区十一栋值守了9年。无论岗位在哪里,她始终把宿舍楼的安全防范和服务学生放在第一位。为了守好大门,不让陌生人进楼,她用心记住本楼所有学生,对全楼的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熟悉他们的爱好和特点,能准确地叫出全楼八百多号人的姓名和寝室号。她说她热爱学生,热爱楼栋,热爱这看似平凡而又繁杂的工作,因为喜欢所以上心,因为上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记得她刚进学校时,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学宿管工作,她心里非常紧张,有点担心怕做不好。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她虚心请教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熟悉学生们,把工作做好,尽快进入角色。心之所至,短短的两个月里她就记住了全楼所有同学的名字以及所住楼层寝室号。当学生到值班室找她时,她能马上亲切地喊出学生的名字,同学们常常惊讶地问阿姨是怎么知道他们名字的。她笑着说:“因为你是我们楼的呀,所以记住了你们。”慢慢的同学们也跟张阿姨熟了、亲近了,她所在楼栋的同学们每天进出都会主动笑着和她打招呼,一声声“阿姨好”此起彼伏,值班室前一片温馨。去年,她所在的楼有520名毕业生,毕业生名单已经全部上报,过了一段时间中心打电话说她上报的名单总数和中心统计的不符,她当时在家里休息,手上没有任何楼栋信息资料,她说没事我都记得,我们就在电话里核对,我们念一个同学的名字,她就说有或者没有,哪个同学当兵去了,哪个同学留级了,她都一清二楚,就这样520个毕业生名字就在电话里凭记忆核对完毕,全部正确无误差。有一天中午放学,十几个同学一起回来,看着张传芸喊“阿姨好!”然后站着不动,张阿姨用眼睛扫了他们一下,立即发现有一个同学不是她们楼的,就问那个同学是谁带进来的?同学们都笑了:“阿姨真厉害!”她也趁这件事跟学生们说:“以后不管谁带同学进我们的楼必须和我打招呼做登记,否则,阿姨不让进。”孩子们愉快地回答她:“好的!”

二、爱管事,成癖好。

张传芸还有一个癖好,那就是爱管事。不管份内份外,只要是楼栋里的事,只要是孩子们的事,她都会管。她每天在监控上巡视楼内情况,发现哪个寝室门口有垃圾未及时带下楼的,立马锁定寝室号,然后在值班室盯着这个寝室的学生,一看到他们回来就不厌其烦的宣传美好环境靠大家,叮嘱学生要及时将垃圾带下楼,她所管理的楼栋卫生一直保持着最干净。晚上23点锁门后,她坚持到全楼安全巡查不松懈,发现安全隐患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立即上报。有一次巡查,她在二楼发现有一个应急灯上布满了涂料,她立即搬来椅子把应急灯拿下来一点点的擦干净再安上去,然后安心的回到值班室。

大家都知道张传芸有个宝贝工具箱,还有一大堆修伞用的零配件,同学们的雨伞坏了,她都热心的为他们修补。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年里为学生修伞约有一百多把。学生寝室的厕所经常会有堵塞现象,而且多数发生在晚上,为了给学生排忧解难,她就自己动手制作了带钩的铁丝,利用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跑遍几个大型五金市场买到了最长的火钳,当有寝室堵塞时她不仅亲自帮学生疏通,还现场教学生如果手上没有疏通工具可以用拖把进行简单的疏通,再不行就到值班室来找阿姨。通过传授一些生活中的小方法,孩子们对张阿姨也由衷地敬佩和亲近。张阿姨常常跟孩子们说:“你们长大了,是大学生了,将来出校门走上社会,成家立业,这些小修小补都是要自己动手的,虽然这些都是小事,甚至有些也不是份内的事,做人你得先从小事做起,多做事,不停的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才能成就大事。”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为学生服务,奉献自己的一切。

三、爱训人、琢玉魂。

武汉人把善意的批评叫“训人”,张传芸就是一个爱训人的阿姨。南区十一栋大厅的黑板上有一则这样的“友情告知”:同学们,你们好!放假之前,已经友情提示同学们要关好门窗水电,我们在检查同学们寝室的安全时,大多数的寝室门窗水电都关了,在这里给他们“点赞!”有少数的寝室窗户未关,给一个“差评。”特别要指出下面几个寝室:433、505、621、634,这4个寝室水龙头坏了竟然没有报修,想一想后果多严重,我们发现后及时做了维修,水没有再流了,希望这几个寝室的同学引以为戒。最后,祝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开心快乐!

西区七栋有一个蛮帅的男孩,各方面都好,就是嘴不干净,开口闭口爱说脏话,张阿姨只要一听到他说脏话,就马上笑着训他:“佳琦啊,你又没洗口吗?再说脏话,就送你牙刷。”后来这个孩子只要一见到张阿姨就脸红,从此再也不说脏话,事事处处都文明礼貌,看到他的进步,张阿姨无比欣慰,她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们都是或多或少有缺点的,只要好好教育,就会成个好人,当个好人,人生就值了。”她希望楼栋里的每一个孩子将来都当一个好人,都当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她的一言一行,渗透着她对孩子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嬉笑说唱也是她教育孩子们的一种方式。

四、爱学生,慈母心。

张传芸对待楼栋里的每一个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心,温情备至。如果你走进她的值班室,让你不得不眼前一亮:针线包、医药箱、失物招领台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值班室窗口经常看到她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一针一针的为孩子们缝补衣服、修雨伞。在失物招领台旁的架子上挂满了衣服,原来是刮大风时,孩子们都去上课了,寝室阳台上有不少的衣服被风刮到地上,张阿姨就楼前楼后把衣服都拾回来,用手一件一件的把衣服全部搓洗干净,晾在太阳下,等着孩子们来认领。当孩子们领到这些洗得干干净净、清香四溢的衣服时,都感动地说阿姨身上有妈妈的味道。

有一天有个同学问张阿姨:“阿姨,有没有打气筒,我的篮球没有气了。”当时她确实没有,看见同学失望的表情,她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一回家她就把家里的打气筒放在自行车上,上班时带到学生宿舍楼,由于同学使用的次数太多,很快打气筒就坏掉了,张阿姨又自费去买了一个新的,供同学使用。凡是同学需要帮忙的,她都责无旁贷,什么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她都会为孩子们仔细补好。

五、爱激励,扬正气。

张传芸在岗位上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宗旨,除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外,她不仅关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更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她平时会收藏一些小玩意、小礼物,送给需要安慰和鼓励的孩子们,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宣扬正能量。南区十一栋的黑板上有张阿姨写的一首打油诗,题目为“南十一的骄傲”:南十一有个633,个个都是好样的,寝室典范人人夸,互帮互助互关心,力争上游好目标,学习氛围那个浓,全获“三好”真荣耀,宝剑锋至磨砺出,学习榜样是633,你们是南十一的骄傲!全楼同学们,快快奋起追,学海拼搏赢,看风流人物,当属南十一楼的。

她常常跟同学们说:“一个寝室一个家,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团结,有什么不顺心就来找阿姨。”曾经有两个学生都遇到同样的事情,那就是第一次考研时都没有考上,他们就跑来问张阿姨他们是复读一年再考?还是找工作算了?张阿姨根据对他们平时的了解,很坚定的对他们说,再试一次吧,只要全身心的去努力,阿姨相信你们一定行!后来这两个同学刻苦努力都考上了研究生。

张传芸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所在楼栋里的孩子一个个都积极向上,各种活动、竞赛获奖率高,考研率也很高,其中南区十一栋的501室,四个孩子就有三个考上了研究生。当本楼有学生考上研究生,或者参加竞赛获得奖,只要得到喜讯,她马上用自己的语言编辑打油诗写在黑板上来表扬和激励本楼学生,张阿姨与孩子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20年6月,南区十一栋有一批毕业生要离校了,他们特意把摄影师请到十一栋门前,还穿着整齐一致的西装,把张阿姨簇拥到第一排C位,高兴地一起合影留念,孩子们笑着说:“阿姨,我们都是您的‘保镖’。”临别时,何岱华同学拖着行李箱来到张阿姨跟前,对她喊了一声“阿姨”后深深鞠躬,说:“感谢阿姨,几年来像妈妈一样的照顾帮助我,感谢阿姨教我做人的道理,感谢阿姨教我与人相处的知识。”孩子流着眼泪,拉着她的手,与她依依惜别。

其实张传芸十分普通,她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豪迈的言语,没有惊人的事迹,只有细致入微的行动和朴实无华的语言。她觉得认识孩子,记住孩子,为孩子们做事,是她最幸福的事情。她用妈妈般的心温暖着她心爱的孩子们,用朴素的话语教育她心爱的孩子们,用点滴的小事服务她心爱的孩子们,她撒向学生的是满腔热情,满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