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保卫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警校同心,反诈同行

发布时间:2021-07-16 来源:保卫处(保卫部) 阅读次数: 【字体:

警校同心,反诈同行

2021级大学新生:

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并能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尽管你们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但目前的社会现状并没有让你们真正地长大。大学时期更是培养你们自立能力,为日后顺利走向社会的重要衔接阶段。在这里你们不仅要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被骗案件高发,给高校师生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据统计,洪山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已逾全区30%。犯罪分子们利用高校学生们趋利、避害、友善及单纯的心理特征,通过现代化互联网通讯工具,采取编造“高薪网络兼职;包裹丢失赔付、淘宝购物退款;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盗用;无抵押贷款;低价购物;网络理财”等虚假信息,冒充公、检、法、税务、社保、电信、银行及不同身份客服工作人员实施恫吓,利用人们趋利心理进行利诱等手段骗取群众钱财。为增强广大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自身财产损失,洪山公安分局呼吁广大高校师生朋友:

一、戒除贪念。“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中涉及中奖、退税、低价购物等“好事”信息一律不要相信,心中没有贪念,犯罪分子便无机可乘。

二、不惧恐吓。遇陌生人以公、检、法等身份要挟时,不要恐惧,身正不怕影子歪,一律不要相信;即使自身有违纪“出格”行为,也不要相信,调查处理必须是地方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

三、当面核实。凡是陌生人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的,可以直接拔打110咨询,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四、把握关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关键是不对任何人泄露账户密码,控制转账汇款,因此请你在转账汇款时务必做到:

1、务必清楚收款人真实身份,决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

2、务必清楚接收账户详细信息,决不轻信所谓安全账户;

3、务必清楚转()出资金用途,决不轻信别人任何承诺;

4、务必保密网银账户信息,决不向陌生人透露账户、密码等信息;

5、务必核实确认网银网址,决不将陌生人手机与网银绑定;

6、务必与家人或朋友联系核实,未经确认决不转账、汇款。

五、相互宣传。亲朋好友间要相互提示,提醒家人和朋友若接到电话、收到短信,只要是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骗。

受骗容易,挽回不易,且防且珍惜。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社会综合治理,更需要广大高校师生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在此,警方呼吁广大师生一旦发现诈骗,立即报警,也衷心祝愿广大师生幸

福安康,阖家欢乐!

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公安分局

20217

高校常见的四类诈骗案例

第一类:网上刷单诈骗

案件简介:犯罪嫌疑人利用轻松赚钱的心理,通过QQ、微信、抖音或游戏大厅发布兼职广告,以刷交易量、刷好评为由,招募网络刷单兼职。以前几单返还本利为诱饵,之后编造多种要求,诱导受害人需要加大本金投入才能获取更高返利,待受害人汇款后拒绝返还本金和收益,实施诈骗。案例:20208月学生邹某在网上刷抖音时发现一则广告,称招募专职点赞员,一个赞2元报酬。邹某心动后添加“刷单客服”微信好友,并按照对方要求对指定的抖音作品进行了点赞,后顺利获得10元红包报酬。接下来,客服游说邹某尝试高额点赞任务,可以获得更高佣金,邹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APP软件,并在软件中完成指定任务赚取佣金,开始几单都按照事先约定给予了本金返还和佣金,且能够顺利提现,待后来,邹某垫付了3000余元进行刷单,但账户内的本金和佣金却无法提现了,想要提现必须继续刷单,邹某意识到被骗,迅速报警。

第二类:冒充客服类诈骗

案件简介:犯罪嫌疑人冒充网店客服拨打电话,欺骗受害人被登记为网店会员,每月需缴纳会员费,取消该业务需将个人银行账户及网贷平台账户余额全部清零并将款项转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另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冒充快递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的货品遗失、质量不合格或物品不符等原因需要退款,引诱受害人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1:20213月彭某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称彭某在天猫超市购买了一件衣服,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帮彭某开通了天猫超市的铂金会员,一年需要缴纳6000元的会员费。如果当天晚上12点之前不取消,接下来的每个月将被收取500元会员费,之后问彭某是否需要取消。在彭某肯定取消之后,对方核对了彭某的信息,称要取消这个会员,需将彭某所有银行卡里面的钱及能够在网贷平台里贷款出来的钱都清零,才能申请办理取消会员业务,承诺办理成功之后会给彭某一个银行的回执单,并把钱退还给彭某。于是彭某将两个银行卡及微信、支付宝账户里面的资金转了过去,还在对方的指导下在微粒贷借呗里面贷款,一起转给了对方。后彭某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案例2:20201030日,华中农业大学周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因丢失了受害人的快递,公司欲进行理赔。受害人按对方要求加了一个微信号后,对方称受害人支付宝账户积分不足,无法退款,需按照对方提示的操作在“借呗”中借款并转向指定账户。受害人将款项转入后,对方将其拉黑。

第三类:网络贷款类诈骗

案件简介:犯罪嫌疑人以网络贷款为由,通过钓鱼网站、群发短信、小广告等形式骗取受害人的信息。然后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人,以缴纳“手续费”、“中介费”、“验资费”为借口,让受害人先行汇款,实施诈骗。或者,直接利用骗取的受害人信息,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直接转款,实施诈骗。

案例1:201912月,学生肖某急需用钱,申请了5000元网络贷款。一周后,肖某接到一条短信称贷款申请已通过审批,可以下载贷款公司APP提现了。肖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APP后在提现页面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后显示提现失败,原因是银行卡号输入错误。接着肖某联系客服将该情况告知,对方要求肖某预付500元修改银行卡号的修改费,随后又以银联保证金、理赔保险、提现手续费为由让肖某反复付款,声称这些钱都会在贷款批准后一起返还。肖某共计汇款3000余元,却仍无法提现,才得知被骗。